• 中心首页
  •   >   新闻中心
  •   >   新闻动态
  •   >   正文
  • 新闻中心

    学校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教师座谈会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6-11    浏览次数:

    6月11日,学校在办公楼327会议室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教师座谈会。座谈会聚焦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与机遇,深入探讨数智化人才培养路径及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方案,探索构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新范式。校党委书记徐华蕊出席会议并讲话。校长助理周丽娟主持。教务处负责人及各学院教师代表参加座谈。

    与会教师代表立足教学科研实践及学生工作实际,结合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建设、相关科研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构建、智能教改实践、人工智能赋能辅导员队伍建设等具体案例,围绕师生数字素养提升、个性化教学模式创新、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专题模块建设、课程内容革新等议题,分享了工作阶段性成果与创新思路,并就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矩阵,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等进行深入交流。

    徐华蕊在总结讲话中对教师代表的探索和思考表示肯定,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基层调研情况,对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工作提出要求。他强调,要明确目标导向,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、以成果目标为导向的理念,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,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他要求,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,一要推动改革创新,完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负面清单并强化监督,鼓励教师探索人工智能与课程深度融合模式,专业层面打破单科局限,推行项目教学,整合理论、实践、思政等课程,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有机融入专业培养体系全过程,完善实习实训机制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二要坚持循序渐进,优先支持相关教师与学院专业试点推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工作,待成效验证后逐步铺开,推进制定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。三要注重工作实效,锚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,推进科教融汇、产教融合,建立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,以“社会需求满足度”“实践成果转化率”等为评价标准,重点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成果;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,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工作实效纳入职称评定、绩效考核及评先评优体系,营造鼓励干事创新的环境和氛围,有效激发教师创新活力,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领域形成争优创先的良好局面。四要做好总结提升工作,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好做法好成效进行系统总结和推广,加强政校企联系,深化合作,推动我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。

    徐华蕊希望,全校上下立足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心任务,营造敢闯敢试的氛围,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工作上大胆创新实践,探索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新路径,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动能,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。(季佳旻 覃焕展 摄)


    徐华蕊书记讲话


    座谈会现场

    版权所有:北部湾大学-平陆运河河口海湾生态系统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